您现在的位置:加强技校学生就业前的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逐渐深入,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剧烈的碰撞,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一些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负面东西,已对技工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一、加强技校学生就业前的职业道德教育在经济转型期间显得更加重要 在每年新增劳动力中,约有60%是由各类职业学校输送,其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从业人员队伍。技工学校如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知行统一的高素质劳动者,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经济的转型对人才规格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表现在知识和技能方面,也表现在职业道德方面。技工学校如果不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即使学生知识再丰富,技能再过硬,也是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职业教育,是失败的职业教育。因此,市场经济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职业道德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技工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和深化,是值得探索的课题,技工学校担负着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劳动技术大军的任务。
当前技工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 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不明确
部分学生思想上不求上进,甚至有的学生是在家长的逼迫下被动地进入技校,没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更缺乏明确的求职目标。
2. 学习基础差,没有学习的积极性部分学生进入技校只为混个文凭,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很难完成技校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无法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
3. 缺乏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部分学生在文明礼貌、遵章守纪等方面有很多缺失,甚至劳动观念、纪律观念非常淡漠。这些学生平常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将导致他们进入企业后很难达到企业对职工的纪律和各种工作规程要求。
4. 对社会用人需求认识不足,缺少稳定的求职思想
部分学生对从事工作的辛苦和压力缺乏思想准备,朝三暮四的思想严重,很难去应对各种挫折。
面对这种现状,加强技校学生就业前的职业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但是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情操和熟练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是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和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二、加强技工学校学生就业前职业道德教育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1. 强化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职业道德意识
职业道德教育在育人成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然而,由于生源问题,学生入学门槛的降低,技校学生便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弱势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大多来自弱势家庭,二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处于学生群体中的弱势,三是不少中职学生自卑心态比较严重。在总体上,技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心理素质都相对较差,导致职业道德素质也比较差。毕业生在现实生活与工作中,有的拈轻怕重、好吃懒惰;有的不求上进、自甘落后……凡此种种,都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为此,必须坚持“德育首位,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理念,从文明礼貌、遵章守纪、诚实守信教育入手,围绕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切实加强职校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是技校加强就业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非常重要的内容。我认为,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系统的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及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知识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并将此作为一种主要途径贯穿于始终。
认真上好职业道德课,是学生系统地学习职业道德基本知识,理解职业道德的准则,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的重要途径。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联系学生的专业特点,首先让学生理解各种职业活动的道德基本规范,然后针对具体行业的特殊道德规范,加深学生认识职业道德的内涵即本行业对社会公众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提高职业活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存在的一些情况,采取“主题演讲”“分组辩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教学,让学生针对问题讲,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能大大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结合影视教学,把职业道德形象化、生活化,然后通过对剧中人物的大讨论,引发思考,以个体行为进行群体教育。这种教学方式,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把学先进和增强职业道德结合起来。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学校可邀请已在外就业的优秀毕业生回母校谈工作、谈思想、谈体会……这样的形式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触动。我常把中国杰出青年或一些英雄人物的事例搬到课堂,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学生更好地领悟职业范畴的社会性、职业要求的宏观性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先进人物忠于职守,无私奉献、浩然正气、赤胆忠诚等方面的素材,激励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通过多种形式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性,避免了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枯燥感,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而且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坚定了“学好专业,造福人民”的思想。多年来,我所带的班级涌现出了很多受企业欢迎和成为企业骨干的学生,并有多名学生在省市级技能竞赛中获奖。
3. 加强职业道德观念教育,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社会
针对学生的就业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求职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培养其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当前新形势下,毕业生应勇于面对竞争的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竞争,竞争可以发挥人们自立、自强、自主的精神,调动人的内在潜能,增强工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因此,竞争意识是现代毕业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另外,毕业生还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方式是合理流动的,毕业生要学会在流动中求生存求发展。 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当代学生正处于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期,这将为毕业生择业带来很多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对毕业生顺利就业以及在职业实践中把职业理想化为现实和自身人格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毕业后都会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如何调整好心态会显得很重要。在对学生进行就业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时,我们要特别指导学生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求职与社会需求的差距、企业发展的特点以及进入企业后首先会面临的问题等,让学生提前在思想上有充分的准备。要培养高尚的求职道德。在对学生进行就业前的职业道德教育时,要让学生清楚求职应聘的过程也是展示学生职业道德和个人综合素质的过程。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许多企业不仅对学生的技能要求在提高,而且对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提高。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个人道德修养和信誉对成才和发展极为重要。